現階段,國外疫情越來越嚴重,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嚴重的醫療物資短缺。3D打印成為疫情期間醫療物資快速生產的一匹黑馬。比如威斯坦公司利用SLA3D打印技術快速開發出口鼻分離口罩并投入使用。美國一個13歲的小男孩利用所學的3D打印技術和家中的3D打印機90分鐘制作一個口罩供家人使用。以及許多口腔診所的齒科醫生也都拿起平常用于數字化齒科的齒科3D打印機制作口罩面罩等。
3D打印口鼻分離口罩模型

威斯坦公司生產的口鼻分離口罩成品
目前,3D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臨床時仍有一些困難。打破材料的限制是之后3D打印與醫療行業更好結合的重中之重。可以預見的是,精準數字化一定是未來醫療行業發展的方向。尤其是疫情過后各國意識到醫療資源的短缺,定會加大醫療資源方面的投入,3D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普及更是大勢所趨。
現階段,3D打印在醫療行業的主要應用有:用于手術與規劃或教學的3D打印醫療模型,手術模擬,外科/口腔植入物,康復器械,生物3D打印人體組織、器官等。隨著材料的升級,生物兼容性3D打印材料也為3D打印血管、器官等應用到臨床創造了實際案例。
01. 3D打印在醫療模型和手術模擬中的應用
在術前根據患者的CT數據進行逆向三維建模,然后利用3D打印機將模型打印出來,得到醫療模型。該模型主要作用是讓醫生在手術前可以直觀看到手術部位的三維結構,有助于醫生規劃手術方案。尤其針對復雜手術,有助于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威斯坦公司利用3D打印在北三醫院氣管手術中的應用
02. 3D打印植入物
由骨腫瘤、車禍等造成的骨骼缺損、頜面損傷、顱骨修補等,都無法用一般修復產品進行治療,而3D打印產品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打印的假體可以根據患者的自身特點進行量身定制。以及現在應用十分廣泛的數字化口腔技術,就是利用了3D打印技術進行齒科治療。通過數字化應用,讓齒科醫療更精準,同時有效緩解齒科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
03. 3D打印康復醫療器械
3D打印為矯正鞋墊、仿生手、助聽器等康復器械帶來的真正價值不僅僅是實現精準的定制化,更主要體現在讓精準、高效的數字化制造技術代替手工制作方式,縮短生產周期。以助聽器為例,傳統工藝制作,技師需要通過患者的耳道模型做出注塑模具,然后對模具進行鉆音孔等后處理。而使用3D打印機制作助聽器只需通過逆向掃描建立3D打印機可以讀的3D圖檔文件,進一步打印出來即可。目前市面上的大型工業3D打印機除了工業應用外,也可應用于醫療模型打印。SLA3D打印機超大打印幅面,每小時可打印上百個助聽器模型。
全球都處于老齡化持續嚴重的進程中,這更為醫療產業的發展及3D打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中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重,考慮到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未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醫療器械行業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